近日,墨爾本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在《Science Advances》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structural basis of bacterial manganese import的文章,研究發現了一種通過“餓死”病原體對抗肺炎的新方法!

救命藥差點“要命”?Plos Bio揭秘:本是保護細胞的“脂肪盾牌”,為何卻成了癌細胞的保護傘?
近日,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團隊領銜的一項新研究揭開了謎團,他們發現了一種“脂肪盾牌”,可以防止自然殺傷細胞被自身致命的生物武器破壞,但遺憾的是,這同樣是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攻擊的主要手段!

5天治愈90%重癥?減少70%新冠病毒感染?治療新冠特效藥怎么區分
近日,英國伯明翰大學和基爾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在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》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Hyperlipidaemic Drug Fenofib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fection by SARS-CoV-2 in Cell Culture Models的文章,研究指出降脂藥“非諾貝特”及其活性形式“非諾貝酸”可顯著降低人體細胞內的SARS-CoV-2感染,有效性可達70%!

Nature子刊:做免疫細胞好難,太拼“老”得快!科學家找到新方法,有望助其“重獲新生”
近日,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團隊在 Nature Immunology 發布關于T細胞耗竭的新研究。研究指出,TEX是成熟CD8 T細胞的一種獨特狀態或分化分支,在去除慢性抗原暴露后,僅有一小部分TEX能夠存活并重新恢復微小的TMEM表型和轉錄特征,這意味著,這些“恢復性”TEX(REC-TEX)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了TEX的表觀遺傳特性,在再次激發感染時,REC-TEX依然高度受損,無法為人體提供應有的免疫保護。

中國科學家聯合報道:新冠病毒RNA不具備整合進宿主基因組的能力
近日,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團隊聯合在Protein&Cell雜志上在線發表了文章,揭示了SARS-CoV-2 RNA不具備整合進宿主基因組的能力。

6次入院治療!連漫威英雄“金剛狼”都畏懼的這種癌癥,到底因何而起?
近日,美國范安德爾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,促進黑色素瘤產生基因突變的主要因素源自于陽光推動下DNA的化學轉化,而不是DNA復制錯誤。該研究結果顛覆了長期以來人們關于黑色素瘤潛在致病機制的認知,強化了提前預防癌癥的重要性,并為調查其他癌癥的起源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。

高度警惕!一旦感染德爾塔,突破性病例與普通病例竟無差別,病毒載量相似,傳播性也相似!
由于新冠變異毒株delta的突刺蛋白變異程度相當大,其傳播力堪比水痘,并且會降低當前疫苗抗體的有效性,因此一些地區出現了“突破性病例”,基于此,公眾紛紛提出質疑,疫苗能否降低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、并限制delta的傳播能力呢?近日,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領銜的一項新研究對這個疑問進行了解釋,研究指出無論你是否接種疫苗,在感染delta后,體內的病毒載量均相似,并且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同樣能將病毒傳染給他人。

感染318天,體內變異40次!COVID-19病例揭示新冠病毒的“超級進化史”
近日,俄羅斯Smorodintsev流感研究所及Skoltech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共同在預印本平臺《Research Square》發表了一篇題文章,通過對一名感染SARS-CoV-2長達318 天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癥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,揭示了病毒突變以逃避細胞免疫的機制。

打破固有認知!Science揭秘腸道運行新機制:合成膽固醇中的“好學生”,或為肝臟疾病治療帶來新靶點
近日,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 發表新研究 Enterically derived high-density lipoprotein restrains liver injury through the portal vein,該項研究指出,人體的肝臟承擔了在血液中產生與合成大部分高密度脂蛋白的角色,但類似的合成也發生在腸道。研究人員在小腸內發現了一種特殊類型的高密度脂蛋白HDL3,它以HDL的亞種形式存在,會與腸道內的脂多糖炎癥分子結合,阻斷引起肝臟炎癥的細菌信號,以達到保護肝臟的目